培养手的基本能力很重要(42)
百亿欧 2018-09-15 15:35:59
通过手与眼的功能协调作用,
能够把意识集中在笔端,
用研磨板调整水和涂鸦粉笔的比例,
然后进行涂鸦;
专心致志于手指研磨、
吸管吸色、
拓印、
用水瓶滴水的动作等等,
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造型游戏。
通过幼儿期的造型游戏,
专业技术所需要的手的基本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培养
由于国人对学历的重视,
孩子的学习被局限于语文、
物理、
数学、
社会学以及外语。
许多母亲就认为幼儿园、
小学设立的美术教育简直就是浪费时间,
毫无价值。
甚至还会有孩子的妈妈到院长和老师那里提出要求
:“不要老是只让孩子画画,
请你们也教教孩子算数和认字!”
尽管我很同情和理解,
在这种重视学历的社会中,
激烈的竞争环境下,
家长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,
这是一种大错特错的教育观与学历观。
因为,
这样的教育是在破坏我们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,
进而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形成。
赞同这样做的家长,
就是在率先谋求和推进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。
——摘自:子供を育てるのは絵から始まる 2(日)42页
李佳代 5岁 女
我和一个小花在花园里抓黑色的小蝴蝶。
会飞的小熊,会飞的蜗牛,小花云彩和太阳。
百亿欧简评:
“培养手的基本能力很重要”,对此,
可不能理解为培养孩子手的技巧或能力为单一目的。
而是倡导学前孩子的在有趣的活动中,
无论是手工、
涂鸦前研磨水性颜料、等,
多为使手先动起来。
在丰富的感受、
体验、
完成预期需要中,
自然地使手的“基本能力”与视觉控制、
触觉控制、
综合感觉利用、
等获得有效锻炼。
之所以强调手,
旨在重视学前孩子的直接表现与体验。
一次通过手的活动过程,
是集事先的想法、
表现想法或完成兴趣的诸多反映,
是接受成人教的几个字母或一句不知意义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,
前者是直接表现或经验积累,
也是积累后续发展的能量,
而后者则是被动的“两层皮”。
因在孩子没有直接感受的经历或相应经验不足的时候,
外部教授的,
多是低效的效果的被动接受。
即使能像刻录机那样将外授的内容记录下来,
也没有独立的个性人格,
也谈不上有创造能力。
再有,
学前过早地让孩子被动的学习社会已有的知识或技能,
必然阻碍右脑形象思维优先发展的规律,
也丧失对个性潜质的发现、
发展。
压抑的是:
一个不一样的人才成长!
积分红包:1分
大白菜 (12)
到菜市场买菜,看到一个孩子在看摊,我问:"一只鸡多少钱?" 那孩子回答:"23。" 我又问:"两只鸡多少钱?" 孩子愣了一下,一时间没算过来,急中生智大吼一声:"一次只能买一只!"